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研究考证 > 详细内容
王子晋与嵩山道教的人文精神
作者:黄有汉 李玉洁  发布时间:2021/7/13  阅读次数:2264  字体大小: 【】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黄有汉 李玉洁


要:本文论述了春秋时期周灵王的太子晋在外交方面的才智及其以德治国的思想,使得当时强大的霸主晋国使者叔向、师旷皆心悦诚服,“逡巡而退”。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流经周王朝国都雒邑的谷水(今涧水)与洛水泛滥,将淹没王宫。雒邑是一个大小相套的都城。内城为王城,以居周王室贵族;外城为大城,居住平民。周灵王主张将洪水堵在王城之外,保住王宫而不考虑其他。太子晋坚决不同意,认为那样居住在外城的民众就会受到严重的水灾。太子晋借古喻今,认为应该疏通水流,免除灾难,与周灵王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周灵王因此罢黜了他的太子身份,太子晋成为王子晋。三年后王子晋郁郁而终。传说在嵩山隐居成仙,成为嵩山道教中最早的仙人。是时,嵩山道教尽管尚未形成,但是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民本思想已经出现,王子晋站在百姓的立场上,敢与天子面折廷争。嵩山道教对王子晋的认可,表现了嵩山道教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王子晋   嵩山道教   成仙   民本思想     人文精神

太子晋是春秋时期周灵王的太子。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王都雒邑发生水灾,将淹王宫。在洪水泛滥、威胁人们的生命之时,仅保护贵族?还是考虑百姓?是衡量统治者是否具有民本主义思想的标志。太子晋主张用疏通水流的方法,使周王族与广大民众皆能免除水灾;而周灵王主张把水堵在王城之外,当然没有考虑到民众的利益。太子晋因与周灵王的观点不合,而被罢黜太子身份,成为王子晋,三年后死去。传说王子晋没有死,而是入嵩山学道成仙,最终化仙骑鹤而去。王子晋是嵩山道教形成后所认可的时代最早的仙人。王子晋生前不计个人的得失安危,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为民众的利益敢与天子相争,表现了嵩山道家学派与道教的民本思想和人文精神。

  

一、王子晋的外交才能及以德治国的思想

  

春秋时期,周灵王的太子晋是今河南省洛阳人,又称王子晋。王子晋大约在公元前565年出生,公元前549年去世。在王子晋短暂的人生中,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以民为本的思想。

王子晋时期,周王室日渐衰微,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但事实上实力还不如一个稍大的诸侯国。是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已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代替。周王室东、北、西三面地区多为郑国、晋国和秦国所侵占,只能控制伊洛河一带、以洛阳为中心的有限范围,周王室不绝如线。孔子用“礼崩乐坏”来形容那个时代。

(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记载,王子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风俗通·正失篇》云:“《周书》称灵王太子晋幼有盛德,聪明博达。”就是说他聪颖异常,见闻广博,谦恭善良,德仁和顺,具有非凡的聪明才智和韬略,经常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思想和以德治国的远大志向。

据《逸周书》、《国语》、《楚辞》等文献记载,王子晋很早就以太子的身份辅佐朝政,并表现出非凡的才能。

周王室当时势衰,诸侯强大,尤其是晋国是当时诸侯国的霸主国,实力非常强大。晋国虽然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而根本没把周天子看在眼里。有一次,晋平公派使者叔向来到周王室的王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想依靠实力拒绝归还此前借周王室的一些领土。

《逸周书·太子晋解》记载:“晋平公使叔誉于周见太子晋,而与之言,五称而五穷;逡巡而退,其不遂。归告公曰:太子晋行年十五而臣弗能与言,君请归声就、复与田;若不反,及有天下,将以为诛。”叔誉,就是晋国大夫叔向。太子晋,是周灵王的太子。声就、复与,是晋国原来借周王室的二邑。

“五称五穷”当是一种谈话的形式,“五称”就是客人提五个问题以衡量主人的水平,“五穷”就是五次答案不出。上段话的意思是,叔向先来拜见太子晋。太子晋讲了五个问题,叔向一个也回答不出。

叔向认为,灵王虽平庸,太子却很厉害;故叔向回到晋国后,就建议晋平公归还原来借周灵王的声就、复与之土地;若不归还,将来太子晋一旦即位,将会惩罚我们。

晋平公就准备归还两邑土地,但是叔向的建议却遭到了晋国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音乐家师旷的反对。师旷是历史上传说是著名古曲《阳春》、《白雪》的作者。据先秦文献记载,师旷是个盲人,但他几乎参与了晋国内政、外交、军事等一系列重要事务。师旷不相信一个15岁的孩子会有这么厉害,便要求到周王室与太子晋辩论。

师旷说:“请使瞑臣往与之言,若能幪予反而复之。”师旷认为,假如太子晋能说败我这个矇臣(瞎臣),再还给他土地。师旷拜会了太子晋,两人从音乐谈起,再到政务,探讨君子之德。太子晋有问必答,侃侃而谈,对答如流,引经据典,谈舜、禹、文王、武王的作为与治理国家的德治思想。太子晋说:“如舜者天,舜居其所以利天下,奉翼远人,皆得己仁,此之谓天。如禹者圣,劳而不居以利天下,好取不好与必度其正,是谓之圣。如文王者,其大道仁,其小道惠;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敬人无方服事于商,既有其众而返失其身,此之谓仁。如武王者义,杀一人而以利天下,异姓同姓各得之谓义。”

师旷又问:“古之君子其行可则,由舜而下,其孰有广德?”

于是太子晋盛赞虞舜说:“穆穆虞舜,明明赫赫;立义治律,万物皆作;分均天财,万物熈熈;非舜而谁能?”太子晋强调德治,希望用一种道德的力量来消灭战乱,精辟地阐述了自己的理解.

师旷心悦诚服,连声曰:“善哉!善哉!”“瞑臣无见为人辩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闻而易穷。王子汝将为天下宗乎!”

通过辩论,师旷发现王子晋小小年纪却如此从容,王室虽衰微,太子晋却身上蕴藏有一股正义而智慧的力量。师旷不由内心非常佩服太子晋,回国后也建议晋平公应当归还所借周王室的土地。

15岁的太子晋连续打发走了两个晋国使者,一时轰动朝野。两次论政,王子晋泰然若定,贤德蕴于语间,展示了非凡的为政德行和治国才华。

太子晋认为, 圣人应该利于天下,好施而不索取;为政要爱人,与百姓爱憎相同;为政者要光明正大,注意为政名声,定律令,加强财货流通,使大家拥有获得社会财富的均等机会,以期达到百业兴旺,百姓安宁。太子晋非常有才华,但是却不骄傲。当时很多人都把周王室的中兴寄托在太子晋的身上。

  

二、王子晋不计个人安危为民请命

  

王子晋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心,不计个人安危,为民请命。作为周王室的太子,他在贵族利益与百姓利益冲突时,能站在百姓的立场上考虑百姓的性命得失,这是难能可贵的。

《国语·周语》记载:“灵王二十二年,谷、洛斗,将毁王宫。王欲壅之。大子晋谏曰‘不可!’”韦昭注:“谷、洛,二水名也。斗者,洛在王城之南,谷在王城之北,东入于瀍。斗者,两水激,有似于斗也。至灵王时,谷水盛出于王城之西,而南流合于洛水,毁王城西南,将及王宫。故齐人城郏,欲壅防谷水,使北出也。”

谷水,就是今之涧水。(清)胡渭《禹贡锥指》卷八云:“涧、谷二源至新安东而合流,自下得通称,古谓之涧。周室东迁谓之谷,而涧之名遂晦。《周语》灵王二十二年,谷洛鬭,将毁王宫。王欲壅之,太子晋谏曰:‘不可,引共工、伯鲧之事以为戒。王弗听,卒壅之。韦昭注云:斗者,两水格有似于斗。洛在王城之南,谷在王城之北,东入于瀍。至灵王时,谷水盛出于王城之西。而南流合于洛水,毁王城西南,将及王宫。”

上段话的意思是说,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河洛大地连续阴雨,王城北边的谷水滔滔而下,形成洪峰;王城南边的洛河水也波涛汹涌。谷水、洛水决堤而出,连在一起,王宫受到洪水的威胁,王城大有被淹没之势;就在这个时候,太子晋与周灵王在防洪、治洪策略上发生分歧。

在这里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我国周代都城的布局。春秋时期的都城一般是两个城:大城居住平民,小城(王城)居住贵族,所以宫殿区一般都在小城(王城)。中世纪时期,我国的都城城又分为三道城:皇城居住皇帝一族,内城有官署,并居住贵族;大城居住平民。那么春秋时期作为周王朝都城的雒邑当是大小相套的两道城,即大城和小城。

考古工作者在今洛阳涧河以东的王城公园一带勘察了东周王城的城址,王城的夯土城垣早已不见,经过全面钻探和典型发掘可知,王城南邻洛河,西跨涧河(古称“谷水”),呈不规则的方形,筑城的年代不晚于春秋中叶。最早期所筑的夯土城垣墙体宽5米,夯土层不足10厘米,后来经过修补、加筑,在夯土城墙体宽达10米以上。城址的东南部发现大面积的夯土建筑基址,基址有大量的筒瓦、板瓦、瓦当等;推测这里可能就是春秋时期周王宫的宫殿基址。

另外,汉魏故城广莫门西侧的北城墙,宽17米,由5块夯土构成,其中最内侧的夯1、夯2,是春秋中晚期的遗存。西城墙外阊阖门北发现的夯土层的1、夯2,阊阖门南100米城墙的夯2,汉代雍门之南夯土城墙的夯2、夯3等,均为最早的原筑夯土;夯层中有罐、鬲、盆、豆等器型的陶片,最晚的器物不晚于春秋中晚期,当是春秋中晚期筑造的城墙。当然汉魏故城城墙的的夯土层中亦有西周中晚期,亦有战国及以后的遗存。春秋时期周王城的外城,由于历代毁坏太多,至今尚未找到,在洛阳汉魏故城四周夯土城墙中发现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存,可能是周王城的外城。

考古工作者对洛阳汉魏故城的城垣遗迹也进行试掘,发现汉魏故城的南部是在西周城址的基础上增修的,这可能是西周时期的成周城。由此可见,洛阳汉魏故城的城垣是在西周成周城、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城的外城的基础上修筑起来的。

春秋时期,周王的宫殿在王城之中,而平民居住在王城之外、外城之内。

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谷水、洛水决堤而出,将要淹没王宫之时,周灵王决定加高王城,把洪水堵在王城之外。太子晋则认为如果把洪水堵在王宫外,那么王城外居住的百姓受洪水的灾害更深。太子晋呼出当年共工、崇伯鲧就是用堵塞的方法,治洪失败而被处死的。太子晋说:“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髙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絶后无主,堙㬱隶圉。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唯不帅天地之度,不顺四时之序,不度民神之义,不仪生物之则,以殄灭无胤,至于今不祀。”如果不按照天下之情理解决灾害,对民众不知爱惜,甚至残害民众,那么鬼神弗福,就会亡国灭种。

太子晋认为,只有顺应民情,以忠信之心对待民众,考虑民之安危,才能得到美誉而拥有天下。太子晋提出,天地自然有其生生制约之道,主张用大禹治水的策略,“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即以利民为标准,考虑百姓的安危与利益,采取疏导的方法来治理洪水,这样才能“养物丰民人”,“必有忠信之心间之,度于天地而顺于时,动和于民神而仪于物,则故高朗令终,显融昭明,命姓受氏,而附之以令名”,“皇天嘉之,祚以天下”。

太子晋之目的是很明确的,即周王室不要只顾自己,而把滔滔洪水堵在王宫之外,祸害百姓。太子晋指出周灵王壅堵的办法实际上是保自己于一时,但保不了一世;又从如何治水引申出如何治国的大问题。太子晋认为,历史上那些灭亡的国王,也是炎黄之后,因不遵法度而亡;为政者必须遵循养物丰民、自然和谐的理念,只有养物丰民,使君臣相互团结,才能以防不测,天子的王位才会久长。同时他还引用俗语,阐明了善恶的不同结果以及贪与祸的关系,简明扼要,发人深省。

周灵王对王子晋的说法不以为然,一怒之下废掉了王子晋的太子位,贬他为庶人,封他的弟弟做了太子。

太子晋被废黜后,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不到三年,就抑郁而终,年仅十七岁。(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记载:“其后三年而太子死。孔子闻之曰:‘惜夫!杀吾君也。’”意思是说:太可惜了,太子晋若不被灵王所废,不那么早去世,那么他将会是东周的一代明君,表明了孔子对太子晋早逝的怜惜与伤痛。

传说,周灵王终于明白了太子晋的忠诚真心之后,很是怀念儿子,在一次梦见死去的儿子后不久也撒手人寰。周灵王死后葬于周山,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洛阳市西南的柏亭山。

王子晋不计个人得失安危,为了天下百姓利益,在天子面前敢于仗义执言,不慕富贵,不计私利,正义凛然,集大德、大勇、大识于一身,其正直无私、一心为民的高贵品德和远见卓识令世人钦佩。

  

三、 王子晋是嵩山道教认可的最早神仙

  

《逸周书·太子晋》记载,太子晋对师旷说:“吾后三年,上宾于帝所。”师旷归,未及三年,太子晋果然去世,这似乎是某种神奇应验。无论是王子晋是被害了,还是病逝了,还是避难隐居,他的预言与自己死亡时间的神奇巧合,当然《逸周书》也许是王子晋死后而成书,于是就有传说太子晋离开了王都,并没有死,而是隐身于嵩山、抛却了一切荣华富贵和功名利禄,成为神仙。成为神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在一定意义上说明,是人们对他美好品格和崇高精神的肯定及由衷的赞美。

《楚辞·远游》篇云“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屈原第一次把王子晋作为不死的神仙,在远游中说“吾将从王乔而娱戏”。  李白《感遇四首》写到:“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金骨既不毁,玉顔长自春。可怜浮丘公,猗靡与情亲。举手白日间,分明谢时人。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这里的王乔、王子乔都是指王子晋。

以后,人们怀念太子晋,认为太子晋没有死,而是在嵩山学道成为神仙。汉代刘向《列仙传》卷上《王子乔》云:“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鳯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髙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栢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亦立祠于缑氏山下,及嵩髙首焉。”

《太平广记》卷五十四《薛逢》记载:“余按《地舆志》云:少室山有自然五榖甘果、神芝仙药。周太子晋学道上仙有九十年,资粮留于山中。少室在嵩山西十七里,从东南上四十里为下定思,又上十里为上定思,十里中有大石门为中定思。自中定思西出至崖头,下有石室,中有水多白石英,室内有自然经书、自然饮食与此无异。”

据《列仙传》、《太平广记》等记载的神话传说来看,王子晋喜欢音乐,喜欢吹笙,声音酷似凤凰鸣唱。他只身离开王城,抛弃一切功名利禄,游于伊、洛之间,隐身修炼于嵩山30余年,得道成仙。当王子晋乘坐白鹤出现在山巅,清风习习,可望而不可及。他手拿玉箫,奏着乐曲,引来彩云和白鹤、孔雀,接着是百鸟和鸣,正如仙界。太子晋奏完乐曲,施礼拜谢,挥手与世人作别,飘然飞天远去。这便是王子晋升仙的故事,叫“王子登仙”。

传说嵩山是王子晋一生居住修炼时间最长的地方。当地人为了纪念王子晋修了一座庙,叫“子晋祠”。如今,嵩山主峰峻极峰东南松凹中建有白鹤观,在嵩山山顶也建有子晋祠,并把升仙之处的山称为缑(氏)山。缑氏山顶,至今还保留着一块《升仙太子碑》, 碑文是由大周皇帝武则天御书的。此山现在偃师府店镇境内,为嵩山支脉。汉代文人蔡邕也曾撰写《王子乔碑》,现已不存。当地传说每当风和日丽之时,人们还能听到箫管之音从这山间飘出,似有若无,缥缈如仙乐。

一些文献和民间传说都与王子晋在嵩山修炼30余年的传说有关。在中原一带,民间制灯笼,把王子晋乘鹤、吹箫、升仙的形象画上去。在民间,王子晋的聪明才智、正义品德也被广泛传播,是老百姓最喜爱的神仙之一。

王子晋用他的才华,善良、正义的人格魅力和一心为民的道德力量,征服了后人,引发了人们对王子晋的思念和崇拜。世人不相信他已经死去,而相信他已经成为神仙,称他为“王子乔仙”。

鹤,又称仙鹤,中国人一向视为神奇、神仙的代称,是王者和仙家的骐骥。人们对王子晋的爱戴,用驾鹤西去形容安排他去世后最美好的结局。王子晋和鹤早已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吹箫、驾鹤升仙成了人们思念他、祝愿他的美好寄托。

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和王子晋相关的文化遗产、遗迹,而且还有很多以王子晋吹笙引凤、驾鹤升仙为主题的铜镜、画像砖、壁画、器物等文物。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对王子晋聪慧、善良、正直等廉政品质的认可、推崇、宣扬、怀念和寄托,是对王子晋不计个人安危、为民请命的崇仰、及对他虽出身天子王族却淡泊名利的敬重。

一个心系百姓的未来天子、青年才俊,早早地离开了人世,令人痛惜。王子晋原本拥有杰出天子的资质,有着振兴周王室的宏图大志,但却在为民请命的坎坷中不幸早逝。

王子晋入嵩山学道成仙,这当然是道教的思想意识;虽然当时道教尚未形成,但道家思想已经出现,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中的民本思想在社会上已经很有影响,如老子所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王子晋是嵩山道教形成后所认可的时代最早的仙人。王子晋生前不计个人的得失安危,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为民众的利益敢与天子面折廷争,表现了嵩山道家学派与道教的民本思想和人文精神。

据说战国名将王翦、王贲父子,以致后来的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三槐王氏,皆王子晋的后裔。

  

作者:黄有汉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李玉洁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邮编:475001

电话:13781176685

邮箱:13781176685@163.com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京ICP备05006284号  管理员登陆
  
 微信:Jcwswzw  邮箱:303765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