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研究考证 > 详细内容
闽王祠地下挖出王审知的家--王家晖
发布时间:2012/4/19  阅读次数:3966  字体大小: 【】 【】【
闽王祠地下挖出王审知的家--王家晖      

鼓楼区庆城路上的闽王祠,近日挖出了唐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的故宅!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证实了史书上有关王审知故居住址的记载。  
        闽王祠也叫闽王庙,其址本是闽王王审知的故居。清代林枫的《榕城考古略》上记载:“忠懿王庙在庆城寺之左,本王故宅。有唐季侍郎于竞撰《琅琊郡王德政碑》竖庙内。晋天福二年,闽地入吴越,钱氏命即王故第,立庙祀之。宋开宝七年,刺史钱昱新其庙,立石以纪……明万历、康熙元年并重修。”从王审知家变为闽王庙,再到后来的闽王祠,虽然这些在史书上有记载,但一直没能考古发掘以证史和补史。  
        为了配合正在进行的闽王祠整体修复工程,探明地下文物资源的保存情况,2011.年4月15日至5月12日,市文物局考古队承担了闽王祠第三进地下遗存的考古试掘工作,目前已完成预期的闽王祠唐五代遗址考古试掘任务。  
        1  、遗址情况:  
        筒瓦和地砖非古代民房所有  庆城路福州十九中旁边的“忠懿闽王祠”。这里正在修缮,大门牌楼在恢复原状,院内文革时毁损的遮挡《琅琊郡王德政碑》的亭子正在修复。第二进屋面在翻修,文革时建的厢房已拆除,正在恢复原有回廊。  
在第三进的考古发掘工地上,挖出一个三米深、面积达四五十平方米的大坑来。“这是王审知房屋的地面遗址。”市文物局局长杨勇高兴地  “这次考古发现证实了史书上的记载。”  
        遗址西头是一个南北长9米,东西长11米的深坑——探沟。遗址中央,是一个10多平方米大小的红色夯土面,上面铺着一些规格为36厘米×18厘米的青砖,土里插着几根有些朽烂的木桩,周围还散落着几块深灰筒瓦。“这些筒瓦和铺地砖有一定规格,是古代公共建筑或皇家帝王寺庙用的,一般民居只能用板瓦。”杨勇介绍说。  
        在探沟和红色夯土面层之间的坑里,也插着一些木桩,边上还有一堵低矮的石墙基,石墙基下是木头。“当时古建筑用木头打桩,再用木头铺底,木头上面堆砌着石头,木桩与石头之间、朝西墙外还挖出档板。这就看出古代是怎么建房的。这个石墙基的年代不好断定,可能是明清后房屋的一堵墙。”市考古队队员李福生说。  
        在探沟右前方高一些的明清地层上,还挖出一块清代圆形柱础石及其下垫着的一块柱顶石。“这么大的柱础石和柱顶石,只有寺庙才有。”杨勇说。  
        2  、发掘过程:  从上至下  挖出唐五代房屋遗址  
  遗址试掘采用探沟法结合探方进行,在第三进范围内,市考古队先从西边挖一个十字探沟,发现有东西再往东挖。为了解整个地层分布情况,缩小发掘面,仅在探沟中央偏东位置布一个面积为4m×4m的探方。然后从上至下,年代由晚及早,从近现代的表土层向下发掘,从而达到找到唐五代地基或建筑遗址的目的。为保存重要遗迹,仅小范围内发掘至生土层。  
        “遗址内的地层分布情况并不一致,文物堆积层深浅也不同。”从探沟往西,没挖到唐宋地层,明清地层下去就是生土层;往东挖4m×4m的探方,发现唐宋地层,我们意外地发现一些铺地砖和筒瓦,但没发现万岁瓦当。清理后,发现这应是唐五代房屋的地面,面积为12平方米。”李福生介绍说。  
        在第一层即近现代表土层,含有大量近现代建筑废弃物,出土了青花瓷片和青瓷片等。  
        在第二层即明清土层,主要是明清时期历次建筑物废弃后形成的,出土青花、青白、青釉、青、黑釉、五彩等瓷片及陶瓦片,以及瓦砾、砖渣。  
        在第三层唐、五代、宋地层,出土青釉、青白、黑釉等瓷片。此层下发现铺砖地面和红色夯土地面。  
        再往下为青膏泥层,即生土层。  
        在回填土处,还发现一个13厘米高的明代瓷罐,内部细滑,估计是装糖、盐的。  
            3  、如何处置:先回填保护  条件成熟再挖出展示  
   “目前只挖出12平方米的房屋遗址,还不知其位置和功能。王审知居住房屋面积不止这些,如果再往北、东方向(均为十九中校园)挖掘,应该还会挖出完整的唐五代房屋遗址。往西就没有了,往南不一定会挖出东西。”李福生说,“闽王祠里立的唐季侍郎于竞撰《琅琊郡王德政碑》上记载,该碑立在房屋东侧,现在看在西侧。原来房屋的中轴线在东(十九中),现在移到西。这一发掘论证了记载的准确。”  
        “唐五代遗址,福州已发现几处。像鼓楼威武军门(王审知宫殿)遗址、冶山马逑场。”杨勇说,“原来我们也想像鼓楼遗址一样进行展示,但现在遗址一直在渗水。我们也请教了专家,止水难度大。加上遗址太小,边上是十九中。所以只好先取出砖瓦等实物整理保存,再对遗址进行回填保护,修复陈列闽王事迹。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再将遗址挖出来展示。”(王家晖)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京ICP备05006284号  管理员登陆
  
 微信:Jcwswzw  邮箱:303765239@qq.com